jobxn.cn一个招聘求职快、真实、靠谱的网上人才市场!欢迎您!
摘要:“供给侧改革”,最近几天,你是不是经常看到、听到这个词?11月10号到18号,前后9天,中央5次提及“供给侧改革”,它的全称是“供给侧的经济结构性改革”,这一概念成为当下中国经济领域最热的词汇。那么到底什么是“供给侧改革”?
“供给侧改革”到底有多火?中央9天5提
“供给侧改革”是个什么鬼?
事实上,这个看起来“高大上”的供给侧改革,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艰涩难懂。大道至简,供给侧改革蕴含的经济思想非常朴素:我们总希望在一个运行良好的市场上,实现供需两端产品(服务)数量、结构和层次的总体匹配,这样买家(需求侧)能以合适的价格,买到他需要的东西;卖家(供给侧)则可以适当的盈利水平,把东西卖给需要的对手方。实现供需平衡,这几乎是所有经济政策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。
我国目前就是处于严重供需不平衡的情况:一方面商品过剩,再打折促销也无人问津;另一方面许多人为了一副马桶盖、一个电饭煲、一罐婴儿奶粉,不惜万里,走出国门求购;此外,房地产也处在严重库存和一大波购房需求者同时并存的状态。“生产过剩”其实只是“生产错误”。所谓的供给侧改革,就是来解决这种现状的。
“供给侧改革”究竟改什么?
刘世锦(经济学家):减产能、放准入、调配置、促创新、制造业升级。
第一,在减产能方面切实加大力度,取得实质性进展。第二,进一步放宽准入,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。不仅是要“放小”,可能更具有实际意义的还要“放大”。第三,加快城乡之间土地、资金、人员等要素的流动,实现合理化配置。第四,加快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环境。第五,进一步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。我国大部分制造业摊子已经铺开了,但从整体来讲,精细化程度还比较低。在这方面中国的潜力很大。
杨伟民(中财办副主任):高成本是供给侧最致命的硬伤
中国的供给体系和结构至少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,如供给体系总体呈外向型、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、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等,其中高成本是供给侧最致命的硬伤。……推动经济结构改革要打好四个“歼灭战”,即化解过剩产能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持续发展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。
“供给侧改革”应该怎么改?
朱海就(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):一是让合法的主体都有权利供给,不要管制、限制人们的供给能力和愿望。二是把不合格的供给主体改造成合格的供给主体。
高培勇(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):进行供给侧改革,必须加快推进新一轮财税、金融等配套改革。经济继续低迷,决定了未来一个周期将以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为主,扩张性的经济政策要么减收,要么增支。因此不管是从发展的角度讲,还是从改革的角度讲,本轮调整都存在着大量的减税空间。
刘世锦(经济学家):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“上下联动”,既要有顶层设计,也要有基层视野。首先,顶层设计主要是管宏观方向,划出底线。此外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,到底哪些措施比较有效,还是要让地方和基层企业有更大的空间来试验,通过试验才能找出切实管用的措施。这也是我国过去30多年改革最重要的一条经验。这条经验现在依然适用。
重点来啦!“供给侧改革” 能给你带来哪些红包?
(图片来源:央视新闻-评论、新华网)